花了12万元以上的费用去瑞典留学,却发现同班同学都是中国人,甚至被外国同学称为“黑户”。3名学生为此与中介打起了官司,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官司他们居然输了。
据报道,“受骗”者之一的王某于2010年7月与某出国咨询服务公司签订了合同,申请赴瑞典克利斯安斯塔大学国际经济学专业留学。两个月后,中介就成功帮她实现了留学梦。
一到学校,王某就发现氛围与她预想的不太一样:她所就读的专业并不是该大学的正规专业,而是中介公司向学校“买”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她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享受的待遇完全不同,其他学生把她们班上的中国学生称为“黑户”。最让她无法忍受的就是班上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语言环境还是普通话。
显而易见,王某被留学中介给忽悠了,但王某一点钱也讨不回来。法院一审的判决认为中介公司并未违约的理由是:王某与中介公司签订了留学合同,中介公司按照合同如期将王某送去留学,已经按约履行了义务。
关于“中国班”的问题,中介公司提供的合同用“应提供学校的全面信息”一笔带过,王某认为中介公司没有说明留学的是“中国班”,属于未提供全面信息。但法院认为,“不进中国班”没有写进合同,也没有作为特别约定附在合同后,因此不支持王某的诉求。
王某的故事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随着留学热的升温,“中国班”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名词,容易出现“中国班”的院校一般分为三大类——专门的语言学校、比较知名的院校以及一些教学质量较差的大学或有招生压力的私立大学。然而除了中国学生热衷扎堆热门专业的原因之外,一些不负责任的中介在利益(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的驱动下,推荐易录取、要求低的国际学校或合办学校,也直接催生了一些“中国班”。
倘若是学生自己因为学校和专业选择不慎而遭遇“中国班”,那这个问题好解决,学生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居住地和专业时不要凑热闹,尽量选择西方人聚居的小镇,避开华人热选的专业,譬如商科。
在留学咨询时,学生和家长们除了要听留学中介机构的建议,也要自己先做好功课:在选校时,通过网络途径上申请院校的网页,预先了解该校的资质及概况,尤其是海外学生的比例、中国学生的比例,若有的院校没有在网站写明,那就多向“过来人”了解情况。
如果想提防无良中介的话,除了要自己事先做好上文所说的功课外,也要吸取王某的教训,一定要在合同中做好相关的“约定”,即明文约定不进“中国班”,同时要写明中介违约所要承担的后果。由于此类合同一般都是由留学中介机构所提供的范本,其中的条款总体来说都是约束客户而保护中介的,所以在签署协议时附加上保护自己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知道,留学不是一笔简单的投资,除了不菲的金钱,更意味着要付出几年的青春。在这种关乎人生前途的大事上,一定不能因为偷懒而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些钻进“钱眼”的不良中介。王某的案例已经足以作为警醒:因为与中介交涉无果,她不得不中途退学,后来又申请到俄罗斯一所大学留学,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
除了要事先做好留学一般都要做的功课外,学生和家长也要吸取王某的教训,一定要在合同中做好相关的“约定”,即明文约定不进“中国班”,同时要写明中介违约所要承担的后果。(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